福建“科創20條”按下產業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本報記者 謝開飛 通 訊 員 高 凌 許曉鳳 李玉蓮
研發國內首套“氨―氫”燃料發電站、打造全國首輛“氨―氫”燃料電池客車……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是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剛剛閉幕的第二十五屆高交會上,福建展團的“氨―氫”轉換一體化項目備受矚目。該項目由福州大學氨能源催化創新團隊負責實施,在國際上率先突破以氨爲儲氫介質的“氨―氫”儲能與發電技術,讓福建在千億氫能新賽道上搶佔先機。之前福建確定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11家單位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有效激發了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熱情,如今這項“政策紅利”有望在全省推廣。
生灵铃
11月16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專題發佈會,解讀福建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通知》,該文件包括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企業研發等5個方面20條舉措(以下簡稱“福建‘科創20條’”)。福建“科創20條”的出臺,旨在根據國家和全省戰略需求,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省份。
直擊“痛點”,顛覆性創新開闢新賽道
作爲福建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福州大學積極把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打造爲“成果轉化特區”。依託該中心,福州大學、紫金礦業集團、北京海新能源公司共同創建福大紫金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福州大學方面以專利作價出資佔股20%。在此基礎上,三方打造國內首個“氨―氫”能源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創制出使氨高效分解的新型低溫催化劑,實現了對傳統高壓儲氫方式的顛覆性創新,加快“氨―氫”能源新技術路線的成果轉化,開闢了綠色氫能產業新賽道。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核心關鍵。發佈會上,福建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負責人介紹,福建“科創20條”提出在全省高校院所全面推行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優化科技成果轉化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機制等舉措,突破了原先“不好轉、不敢轉”等“痛點”,着力免除科研機構和人員的“後顧之憂”。
WhatsApp推出廣播工具「頻道」 將逐步推廣
同時,福建還將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搭橋”行動,建立“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和“重大科技成果”兩張清單等。
流星 網絡騎士
得益於一系列“領風氣之先”的創新性舉措,目前福建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顛覆性“硬核成果”:東方電氣(福建)創新研究院研發的海試樣機“東福一號”,系全球首套可直接電解海水制氫系統;時代星雲打造全國首個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已在全國加快佈局。
不問“出身”,加速打造創新方陣
樹立“以貢獻論英雄”的創新評價導向,遵循職位能上能下、人才能進能出等原則;堅持工藝和研發創新並舉,讓工人和研發人員擺脫“身份焦慮”……從瀕臨倒閉的國營小廠發展成爲全球重要光學鏡頭製造商,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創大口徑大視場透射式天文觀測鏡頭,成爲“神舟”“嫦娥”等國家重大航天探測器的“眼睛”;福光股份有限公司還聯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和福建師範大學,加快中高軌道空間碎片探測技術攻關,相關產品將用於國家光電陣建設中。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華麗蛻變,正是福建抓創新不問“出身”的生動寫照。
“支持規上企業建設聯合實驗室,並按其新增研發設備非財政資金投入的10%給予後補助,最高可達1000萬元;支持創新聯合體申報‘揭榜掛帥’攻關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經費支持。”福建省科技廳負責人表示,針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福建“科創20條”提出強化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的主體地位等“四個強化”,如建立企業專家穩定參與政府科技決策和諮詢工作制度,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等聯合開展訂單式定向研發轉化等舉措。
永夜中的乘客
机车舞火红 潘若迪开心喊「太过瘾啦」
科技創新成爲企業發展的倍增器。2022年福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首次突破萬家,達到12080家,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成爲全省培育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涌現了寧德時代、新大陸、星雲電子、德爾科技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創新典型,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
国民党高市主委上任前夕 党代表退群
1分钟读财经》 AI狂爆单 辉达飙天花板!台供应链这3家最猛
金融
福建“科創20條”按下產業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2023 年 11 月 21 日
金融新聞
No Comments
Leigh Archer
福建“科創20條”按下產業高質量發展快進鍵
◎本報記者 謝開飛 通 訊 員 高 凌 許曉鳳 李玉蓮
研發國內首套“氨―氫”燃料發電站、打造全國首輛“氨―氫”燃料電池客車……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是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剛剛閉幕的第二十五屆高交會上,福建展團的“氨―氫”轉換一體化項目備受矚目。該項目由福州大學氨能源催化創新團隊負責實施,在國際上率先突破以氨爲儲氫介質的“氨―氫”儲能與發電技術,讓福建在千億氫能新賽道上搶佔先機。之前福建確定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11家單位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有效激發了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熱情,如今這項“政策紅利”有望在全省推廣。
生灵铃
11月16日,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專題發佈會,解讀福建省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通知》,該文件包括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企業研發等5個方面20條舉措(以下簡稱“福建‘科創20條’”)。福建“科創20條”的出臺,旨在根據國家和全省戰略需求,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省份。
直擊“痛點”,顛覆性創新開闢新賽道
作爲福建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福州大學積極把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打造爲“成果轉化特區”。依託該中心,福州大學、紫金礦業集團、北京海新能源公司共同創建福大紫金氫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福州大學方面以專利作價出資佔股20%。在此基礎上,三方打造國內首個“氨―氫”能源重大產業創新平臺,創制出使氨高效分解的新型低溫催化劑,實現了對傳統高壓儲氫方式的顛覆性創新,加快“氨―氫”能源新技術路線的成果轉化,開闢了綠色氫能產業新賽道。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的核心關鍵。發佈會上,福建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負責人介紹,福建“科創20條”提出在全省高校院所全面推行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優化科技成果轉化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機制等舉措,突破了原先“不好轉、不敢轉”等“痛點”,着力免除科研機構和人員的“後顧之憂”。
WhatsApp推出廣播工具「頻道」 將逐步推廣
同時,福建還將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搭橋”行動,建立“關鍵共性技術需求”和“重大科技成果”兩張清單等。
流星 網絡騎士
得益於一系列“領風氣之先”的創新性舉措,目前福建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顛覆性“硬核成果”:東方電氣(福建)創新研究院研發的海試樣機“東福一號”,系全球首套可直接電解海水制氫系統;時代星雲打造全國首個光儲充檢智能超充站,已在全國加快佈局。
不問“出身”,加速打造創新方陣
樹立“以貢獻論英雄”的創新評價導向,遵循職位能上能下、人才能進能出等原則;堅持工藝和研發創新並舉,讓工人和研發人員擺脫“身份焦慮”……從瀕臨倒閉的國營小廠發展成爲全球重要光學鏡頭製造商,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創大口徑大視場透射式天文觀測鏡頭,成爲“神舟”“嫦娥”等國家重大航天探測器的“眼睛”;福光股份有限公司還聯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和福建師範大學,加快中高軌道空間碎片探測技術攻關,相關產品將用於國家光電陣建設中。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華麗蛻變,正是福建抓創新不問“出身”的生動寫照。
“支持規上企業建設聯合實驗室,並按其新增研發設備非財政資金投入的10%給予後補助,最高可達1000萬元;支持創新聯合體申報‘揭榜掛帥’攻關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經費支持。”福建省科技廳負責人表示,針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福建“科創20條”提出強化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成果轉化的主體地位等“四個強化”,如建立企業專家穩定參與政府科技決策和諮詢工作制度,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等聯合開展訂單式定向研發轉化等舉措。
永夜中的乘客
机车舞火红 潘若迪开心喊「太过瘾啦」
科技創新成爲企業發展的倍增器。2022年福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首次突破萬家,達到12080家,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成爲全省培育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涌現了寧德時代、新大陸、星雲電子、德爾科技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創新典型,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
国民党高市主委上任前夕 党代表退群
1分钟读财经》 AI狂爆单 辉达飙天花板!台供应链这3家最猛
金融